<
继续看书
整个宅院坐北朝南,从外面看就很是大气。

宅子里只有一个看门的老仆守着。

看到众人也不闻不问,将院门打开便不再管了。

“这是宅子原是一个姓孟的商人的,买卖赔了钱,便离了长安回乡去了,只留了这看门的老张头在这里守着,等宅子卖掉,便带着钱财回主家了。”

伙计见怪不怪的对方二解释道。

方二也不以为意。

三进,便是一共三个院子。

前院便是大门口的一个小院子,只有门房。

中间便是主房,也是主院,拢共九间房。

第三进,则是一排四间的下人房。

方二也没说是不是合适,直接让伙计带他去永平坊的那处宅子看。

永平坊的这个宅院拢共只有十一间,宅院也小了一些,整体格局都相差不大。

最终,方二还是决定买下常乐坊的那个三进的院子。

一是因为这处宅子是够大。

二是这常乐坊的地理位置极佳,西边是长安的东市,妥妥的商圈。

北边是道政坊,过了道政坊就是权贵们住宅圈。

在交付了二十五两黄金订金之后,方二和柱子他们便牵着马来到新买的院子。

站在大门口,看着朱漆大门。

方二满满的激情。

安家了。

贞观一朝,战事不少,但长安城内,终归是安全的。

“柱子陪我留下,你们两个回去通知张伯,把家里的东西都搬过来。”

打发了另外两个下人回去通知。

各房里基本的家具还在,也不用再去额外添置东西。

方二便让柱子在家守着,自个儿则出门往东市去了。

自家门口的CBD啊,说啥也要好好转转,万一发现什么商机呢。

眼下已是中午。

来了几天,方二也知道了,这个时代的普通人一天也就两餐,中午都是不吃的。

可他不行啊。

一上午的来回折腾,这会儿都快前胸贴后背了。

方二随便进了一家饭馆,找了一张靠窗的桌子坐下。

小二很快就跑了过来。

“客人是想吃些什么?咱们这有烧鸡、羊肉、汤饼、还有各种小菜。”

“来半斤羊肉,再来一碗汤饼。”

汤饼就是面条,方二一边吃,一边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人群。

可这吃着吃着,方二就觉得不对了,他将筷子往桌上一摔,怒道,“小二,你过来!”

》》》继续看书《《《
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